文: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不娶外地人,必须打胎!”
一句话打破午夜的寂静,原来是邻居在吵架。
老话说得好:“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可以毫无顾忌的风花雪月,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不是一家人,难进一家门,三观对等是择偶最基础的条件。
邻居家的小黄和外省的小娜是一对情侣,如今小娜怀有身孕七个多月。
被小黄全家要求打掉腹中胎儿,坚决不同意两人结婚。小娜刚发现怀孕时,也曾问过男友家里是否会不接受自己是外地人。
但小黄的答案是希望她把心放好,他会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小娜听信了男友的话,想着等月份再大点,父母一定会同意。
可是现在还差一个多月就要生产,男友却因父母的反对,选择听从父母的安排。让小娜去打掉孩子,而且男友回了家,不肯和她见面。
无奈之下,女孩只好带着一位上了年纪的同事来到男友家里。结果等待她的只有男友父母,未见男友露面。

经过同事的劝导,希望小黄能当面说清楚。哪知男友出来就说:“你去把孩子打掉,多少钱都可以谈,你要是把事情闹大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就没得谈!”
他们坚持不接受外地人,让小娜必须打掉胎儿。一旁的男友也在强势的父母下显得懦弱,完全没有主见。
很显然,小娜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一心想嫁给男友,双方陷入僵局。
这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女孩,在未经了解男方家庭就打算与对方过一生,却不曾想过婚姻并不是那么简单。
即使男方父母愿意妥协,但未来的日子里也不一定能保证会对女孩好。
那么男方的父母为什么会瞧不起小夏呢?

“瞧不起”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行为?
心理学中,“瞧不起”某个人、某件事,是受到认知偏差、感知性错觉、从众心理、自以为是的心理行为影响,使得无法对他人形成正确的认知。
社会心理学认为,认知偏差与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系,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形象、保持自尊和维护良好的感觉而发展来的心理行为。
感知性错觉是某人、某件事让人们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和感受,使得人们衍生愤怒、痛苦、怨恨等情绪,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形成了感知性错觉,认为对方不够友好,认为对方不如自己。
从众心理是一种大众的思维方式,即多数人认为这类人不好,那么自个儿也会认为这类人不好,从而有了“瞧不起”对方的念头。
自以为是,则是对自己太过于高看,轻看了对方的表现,无法以事实为依据,对待对方。
在本文案例中,婆家自以为自己家是城里人,就瞧不起外地人!
在婆家反对的婚姻里,作为儿媳妇,女人做什么都是错的,若遇上一个能维护自己的男人还好;若遇上一个“妈宝男”或“愚孝男”幸福指数几乎为零。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结婚关乎两个家庭。这句话放在娱乐圈也一样,有人调侃说,娱乐圈有个CP潜规则:婆婆不同意的,不会长久,比如大S和汪小菲,李靓蕾和王力宏;而婆婆太喜欢的,即使男方被锤出轨,也很难真分真离,比如郭碧婷和向佐。
恋爱到一定程度时,提前了解双方家庭对自己的态度、看法是很有必要。不仅可减轻我们的情伤,还可帮助我们有效规避一段不健康的婚姻,一个不良好的家庭环境。
嫁人,选择的不仅仅是好丈夫,更是背后的家庭,请擦亮眼睛。

期待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 wx19551978 官网:www.hlqgzx.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qgwh.com/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