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杨丽雲 杨婷婷
小明语录
连概念都放不下,怎么会没欲望呢?

01 人的本体感觉
包括皮肤的感觉,肌肉的感觉,内部器官的感觉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大,比如一个人开车开得好,就是因为他的本体感已经不仅仅限于他的身体感觉,而是已经可以把他身体的边缘距离扩大到和汽车一样做到“人车一体”了。
婴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刚开始并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分离了,所以要经过一个模拟子宫环境的过渡时期,这时候,婴儿在精神世界里仍然和母亲在一起。
直到后来,一点点慢慢地婴儿形成了对身体的本体感觉,这又助益他形成了后续两个非常重要的感知觉,一是安全感,二是与他人之间的边界感。

要确定自己和母亲在精神世界的分离,前提就是身体边界感的确立,母亲通过反复的比如抚摸婴儿的身体让他慢慢知道自己身体的边界,长大一点之后,婴儿也会自己去触摸身体,去感知到肉体和外部边界之间的感觉。
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心理发育的阶段,为什么小孩儿喜欢玩水、玩沙子、玩泥呀?
因为当他玩水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的皮肤和外界之间的身体本体感。
再比如你会发现他们在沙堆里面构建围墙等各种各样的事物把自己保护起来,这些都是在身体边界感确立之后,再通过外界的一些物体来投射一种心理安全感的模型。
一定要给一个孩子在每个特定的心理发育任务过程中都有非常充足的时间,让他去慢慢发展自己,只有这样,身体边界感和心理安全感才能稳固建立起来。

有一些心理发育迟缓和障碍的孩子,他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本体感其实是十分敏感的。
当你触碰到他身体的时候,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可能会因为忍受不了你碰触他的皮肤而尖叫。
02 身体本体感的重新构建
本体感觉在一些急性心理创伤事件比如车祸等灾难发生的时候有很多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心理工作者进入现场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当事人重建身体边界,方法比较简单,比如给他披上一条毛毯。
因为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会让身体本体感遭到破坏,比如有些孩子遭受了别人对他身体的虐待或侵害,这种情况下他身体的本体感就会破坏,身体与外界的边界感、安全感也会被破坏。

重新构建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让孩子们把他从小在心理任务发育过程中曾经玩过的东西再来一次就可以慢慢重建身体本体感了。
心理学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躺在地上,我们拿着笔围绕着他的身体边缘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让孩子起来之后看看自己身体的轮廓,他就知道了,我的身体边界是完整的。
如果一个人因为安全感不足影响了睡眠,我们也会用这样重建安全感的方法来治疗。重建安全感还可以用以减压。
在第三代儿童营地里,我们给孩子们做减压就会用这样的重建安全感的技术—安全岛
03 安全岛重建安全感
我们让孩子们用很多很多小物件去在地上搭建一个城堡,然后配上引导语和音乐,让孩子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一个自己心里觉得最安全的一个地方。

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小物件、荧光棒搭建出自己的围墙,有方有圆,有的还是多层结构。
这种心理现象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上叫心理原型,老祖宗也这样干。比如佛祖舍利被埋到地下的时候就有13层围绕着它,对它进行保护,这叫做13层集结。
说明在老祖宗的心里,通过13层从外到内的层层递进构建出来的心理环境就是我们构建安全感的方式。
有一些宗教里提倡的曼陀罗也是一样,通过绘画画出一圈、两圈、三圈,对每一圈进行修饰,从外到内层层递进,最后自己在中间,被构建出了一种心理安全感。
我们在第三代儿童营地给孩子们使用的符号治疗技术,让每个孩子在一张跟他一样大的大纸上,用很大的大毛笔在地上写上自己的姓氏,写好之后站在上面。
这同样也是构建自己和别人身体边界的一种方式,因为这张纸的范围也是自己身体的一种本体感,他的姓氏增加了他自己的安全感,他在自己的这张纸上跟别人说话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讲述他的家族故事。

04 人的一生都需要去发展的心理任务
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构建自己的心理安全感,因为有时候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被别人伤害了,包括成年人在工作中,在职场中,在人际关系中,在一些更亲密的关系中被别人侵入了或者安全感被破坏的时候都要用刚才讲述的方法去重建身体本体感。
大家可以去想象人为什么喜欢泡温泉还有泥浴,因为在温暖的水里人会感到自己的身体边界正在重建。
第三代营地里让孩子们玩泥,每一个孩子在泥里坐下去,跑起来,跳起来,然后又摔进泥里,自己的手和别人接触之后形成一个个印痕,这些都在形成他身体的本体感以及边界感。

这些方法的应用同样不仅仅限于儿童青少年,成人一样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再次重建安全感。
上面说的这些方法在我们心理治疗技术里叫做游戏治疗,也可以叫做艺术治疗。
心理咨询师们掌握了这些技巧,在一些灾难创伤心理情境下,就可以帮助对方重建他的身体本体感和安全感了。
家长们知道这些方法才能知道,当孩子有的时候在生活中感到压力的时候,比如与同学之间产生了一些冲突、打架,包括校园霸凌,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重建自己身体的本体感,从而重新获得身体的边界感以及内心的安全感。

小明语录
因为音乐对大脑来说,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信号,需要多个脑区共同去工作,才能处理完音乐,这样复杂的情绪情感信息。
如果一首音乐里有歌词,大脑就既要处理文字,又要处理旋律、节奏;既要处理音乐引发的情绪体验,又要处理音乐片段引发的被遗忘过的记忆碎片。
特别是对于我们今天,很多人大量使用手机,孩子们每天大量进行前额叶的符号式运算,音乐艺术是最好的减压活动。
原创公众号:心伙伴(ID:xhbeap)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 wx19551978 官网:www.hlqgzx.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qgwh.com/4830.html